- 观点1: 当前,现在很多人觉得日本和台湾的黑糖比咱中国的好,殊不知,归根结底,红糖和黑糖是一样的东西。
中国的制糖法传到日本的时候,不知道是传授的原因,还是学习的原因,日本人熬制的红糖在火候掌握上出现了偏差,日本人熬制红糖的熬煮时间较长,糖浆经浓缩后做出来的糖呈现出近黑色外观。
但一千多年来,日本人一直接受这种火候的糖,并天然认为糖就应该是这样的黑色,称之为黑糖,并很享受糖因为熬制时间长带来的糊香。尽管这样火候的糖在中国会遭到专业熬糖师傅的唾骂,但它依然在日本红透了半边天,因为中国台湾非常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之后又传到中国台湾。其实,最古法的熬糖制法,根基还在中国!
关于红糖在中国的起源时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杨孚(东汉时南海郡番禺人)所著的《异物志》,书中有一段描述:“(甘蔗)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饴饧,名之曰糖”。不过,这个时期的蔗糖,根据零散的史料记载,是将甘蔗汁曝晒于阳光之下,变成粘稠的半固体形状,还不能称之为红糖,只能算是红糖的雏形。 中国官方正史中对蔗糖的记载,最早见于《新糖书》:太宗遣使者(至印度)取熬糖法。《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凝结如石破之如沙”、“此紫砂糖也”,也就是我们的块状传统红糖。红糖应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云南;而据红糖传之于中医古籍,唐《新修本草》中在“甘蔗”条下有如下记述“……取法以为砂糖,甚益人”;公元1596年,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中“砂糖”条下记载:砂糖“和脾缓肝”“补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恶露”。
最后,中国的红糖文化属于中国传统优良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传统的精华不能丢,优秀的文化不能丢,优良的传统更应继承! - 观点2: 红糖水就是红糖用热水冲开的水,95% 以上的成分为蔗糖,另外还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红糖的原料是甘蔗,含有95%左右的蔗糖,古法是将收割下来的甘蔗经过切碎碾压,压出来的汁液先去除泥土、纤维等杂质,接着以小火熬煮5~6小时,不断搅拌让水分慢慢地蒸发掉,使糖的浓度逐渐增高,高浓度的糖浆在冷却后会凝固成为固体块状的粗糖,也就是红糖砖,这样的传统做法保持了甘蔗原本的营养,同时也使红糖带有一股类似焦糖的特殊风味。
制作过程中熬煮的时间越久红糖砖的颜色也越深,红糖呈现出不同深浅的红褐色。而常见的传统粉末状红糖则是红糖砖再经过研磨所制成。
功效
红糖所含有的葡萄糖释放能量快,吸收利用率高,可以快速的补充体力。有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问题孩童,平日可适量饮用红糖水。
红糖,本质是糖,在作食材时依然跳不开调味的角色。红糖的甜度高、风味独特且具有增加色泽的作用,非常适合用于制作姜汤、红糖糕这类深色的茶汤或糕点,不但可以增加香气,使料理色泽更加红润诱人,更能同时增添营养与健康。
有许多注重养生的家庭已经开始以红糖取代黄糖或白糖应用在一般烹调上,替代使用时要注意不可完全取代白糖或黄糖的分量来调味,因为白糖与黄糖甜度比红糖低,如果添加相同分量的红糖,做出来的味道会过甜,菜色也会过深,应适量减少分量再斟酌菜色添加。
红糖水也可以加入白木耳、枸杞、红枣或是红豆一起煮;黑糖加桂圆、姜汁共煮;取番薯、红糖、姜汁一同煮,也是一道别具风味的点心,但是需要注意适量搭配,不宜过量饮用及随意与其它食物搭配
红糖、黄糖、白糖、冰糖,起初的提炼作法都是一样的,之所以会成为不同颜色、型态的糖,原因在于最后精制与脱色的程度不同。精制的程度越高颜色越白、纯度越高,但是甜度却不会因为纯度高而增加。这几种糖中甜度较高的是红糖与黄糖。
红糖的成分所含物质丰富,除了甜味外,还具有独树一格的特殊风味,适合运用在作法简单的料理上,才不会使味道太过复杂而弄巧成拙,例如用来制作红豆汤、红糖糕、红茶、咖啡甜味皆醇厚独到。黄糖的风味与甜味居于中间,因此最常用来烹调一般的菜肴。
白糖与冰糖甜度较低,但因为甜味的纯度高,可用来调制 料或制作西点不会影响其它材料的原味,且具有使糕点质地蓬松的效用。 - 观点3: 人类对糖的喜爱,是基因里带着的。远古的人类以狩猎为生,食肉为主。除了偶尔采集一些蜂蜜,在水果成熟的季节采食一些浆果外,很少能够吃到甜味的食品。因此在遗传基因里,携带着对甜味的美好记忆。
因此,小孩子很少有不喜欢吃糖的,而且很容易吃过量,以至于大人不停提醒要少吃点,小心把牙吃坏了。
作为国内仅有的手工红糖自媒体,我们少不了要了解糖在中国的历史,尤其是红糖。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制糖国家之一,用小麦、高粱等谷物来酿酒和制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诗经》里就有与饴糖有关的记录。说明在周代我们的祖先就会制作饴糖了。
成语“甘之如饴”的饴字,就是指饴糖,满足了我们的祖先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含饴弄孙描绘的是人间最美好的天伦之乐。
饴糖也叫麦芽糖,是最为古老的糖,现在还有人制作,在昆明叫叮叮糖,一般是卖糖人背一个装着饴糖的背篓,手拿两块铁块,沿街行走敲击,发出叮叮的声音。成为许多人美好的回忆。
而我们现在说的糖,一般是指用甘蔗或者甜菜制作成的糖。
古法手工方式生产的手工红糖
中国最早有关甘蔗的记录出现在屈原《楚辞 ·招魂》的“腼鳖炮羔,有柘浆些”一句,柘就是甘蔗,柘浆就是甘蔗汁。说明战国时期就能对甘蔗进行原始的榨汁加工。
最早关于甘蔗加工而成的石蜜(固体甘蔗糖)的记录则出现在西汉初年刘歆的《西京杂记》里,有“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的记录,高帝是指汉高祖刘邦,石蜜就是甘蔗做的固体糖。进贡这个,说明在当时还是稀罕物。
到了东汉张衡的《七辩》中,出现了“沙饴石蜜”这个名词,沙饴就是砂糖,说明里面有蔗糖的结晶体,石蜜沿用西汉初年的叫法。
晋代,竹林七贤嵇康的孙子稽含在其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中记录了甘蔗的形状、种植地和当时蔗糖的制作方法。
无独有偶,同时期的《南中八郡志》也做了同样的记录,说明当时甘蔗种植于两广、云贵等南方一带。当时蔗糖使用的制作方法是曝晒法,即将甘蔗榨汁后,在太阳下曝晒,蒸发掉水分,留下糖分等固体物质,估计是受晒盐的启发。
现代意义上的手工红糖出现在唐代。大唐盛世甘蔗的种植扩大,消费量也明显增加,原来的曝晒法制糖因为效率低下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遣使“摩揭它”(现印度比哈尔邦南部),学习用锅加热熬煮制糖技术,这就是手工红糖熬煮法的来历。大大提高了制糖效率。一直沿用至今。沙塘一词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使用的,今天一般写作砂糖。
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制糖师傅已经掌握了蔗糖提纯脱色工艺,制出白糖,当时叫霜糖,同时,四川遂宁出现用甘蔗制作的冰糖。
唐代出现的土法制糖一直沿用至今,延续一千多年。
唐代甘蔗种植和制糖技术传到日本。与此同时,阿拉伯人把印度的甘蔗种植及制糖技术传到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随着大航海时代来临,这些国家又把它传遍南北美洲国家。
中国第一部甘蔗制糖专著是北宋人王灼于1130年撰写的《糖霜谱》,全书分7篇,分别是中国制糖发展历史、甘蔗种植方法、制糖设备、工艺过程、糖霜性味、用途、制糖行业状况等。明末1637年,宋应星写出一本更系统更详尽的专著《天工开物》卷六《甘嗜》。
13~16世纪,随着东南沿海居民的下南洋,制糖技术传到东南亚岛国。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法两国的化学家发明了甜菜制糖技术,工业化制糖开始出现。二十世纪初,工业制糖开始在中国出现,手工制糖开始衰落。中国真正形成完整制糖工业体系是在1949年以后。高效低成本几乎完全取代了手工制糖,除了在极少数蔗糖产区还保留着手工红糖的生产外,几乎全被工业化取代。
蔗糖的主要产品是白糖,在生产白糖的过程中产生了副产品赤砂糖,由于白糖产量大,赤砂糖的产量也很大。赤砂糖是区别于传统红糖的,是比白糖低一级的产品,售价也要便宜一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再加上几千年来手工红糖对女性的功效,赤砂糖就以红糖的名义销售,目前市场上的红糖绝大多数为赤砂糖。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愈加重视,手工红糖有逐渐回归的趋势。 - 观点4: 红糖,以甘蔗为原料,经提汁、澄清、煮炼,采用石灰法工艺(用石灰作为澄清剂[2])制炼而成的粗糖,整个加工过程中不加入除石灰外任何化学试剂及食品添加剂,完全保留甘蔗原有风味和营养物质。红糖与白砂糖、赤砂糖等精制糖不一样,是一种非分蜜糖,即未经过分蜜处理制成的糖。[3]
在精制糖未被大规模生产之前,非分蜜糖是甘蔗糖的主要消费形式,其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同的名称和形态,如日本冲绳黑糖(Kokuto)、拉丁美洲红糖(Panela)和南亚、非洲粗糖(Jaggery),它们本质上都是浓缩的甘蔗汁。[3]
食用历史
季羡林先生认为红糖在我国具体起源时间“始于三国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之间的某一时代,至少在后魏以前。”其产生初期并未被广泛食用,基本作为药用,用法在《千金要方》、《食疗本草》等药典中均有记载。自唐太宗遣使去印度学会了蔗糖改良技术,明火熬煮方法得到普及后,我国甘蔗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红糖逐渐走进百姓家,也从药用向食用过渡。[3]
红糖与赤砂糖
20世纪中叶,由于传统红糖融化缓慢及带有颜色,不能满足各类食品加工厂大规模生产需求,采用亚硫酸法(或碳酸法)进行脱色制糖的机制糖厂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赤砂糖具有方便、速溶、廉价等特点,其一经出现就迅速占领了市场,传统红糖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其实赤砂糖并不是红糖,是工业化的精制砂糖,它们除了工艺不同外,在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3]
保健功效
红糖在我国不仅作甜味剂,而且从古至今都认为是保健品。如早于公元一世纪东方朔的“神异论”、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已有记载:红糖能润肺气、助五脏、生津、解毒、助脾气、缓肝气;1596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红糖利脾缓肝、补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毒露”,但以前不知其保健的原理。自工业发达以来,人们对喝牛奶、咖啡、饮料、储存运输等的需要渐增,检测手段日益进步,近代才了解到,原来甘蔗除蔗糖外,尚含一些对人体免疫系统具有活性的营养物,如多酚化合物、植物甾醇、高级烷醇、叶绿素、矿物质、维生素等功能性物。然而,若像其他植物通过提取办法获得上述活性产品,则需花费复杂流程和成本,但通过甘蔗的简易物理处理,变成接近蔗汁效价的红糖,既作甜味剂又可吸收到活性营养物,人们称“廉价的补品”。 - 观点5: 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早在三国时期,上海以及周边地区还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渔村,男人出海捕鱼,女人操持家务,家家户户都过着贫困的生活。一个名叫康僧会的僧人来到这里,建立龙华寺,并以此为根基在周边地区弘扬佛法。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当地气候恶劣,渔民出海经常会遇到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加之缺医少药,渔民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

一次他在周边地区弘法布道的过程中,发现当地山上有一种植物,很像印度古籍《吠陀经》中记载用于熬制糖的甘蔗,于是他便采集了一些回龙华寺,并按照《吠陀经》记载的方法进行熬制,居然真的熬出了糖,颜色赤红,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块红糖。康僧会对医学也颇有研究,他知道红糖对人体有很多好处。这一发现让他兴奋不已,于是便在龙华寺内开始熬制红糖,在弘法布道时赠送给当地渔民。
由于红糖的味道甘甜,食用后对身体大有裨益,渔民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红糖。但由于龙华寺面积小,僧众有限,很难做出足够满足渔民所需的量。于是康僧会便在龙华寺附近建了一个制作红糖的作坊,他亲自传授红糖制作技术,渔民们便跟随他学习制作红糖,这样就满足了当地渔民对红糖的需求。

因为红糖对人体大有裨益,康僧会秉承佛教的"护佑众生"的理念,给这个作坊取名“护生堂”,因上海地区简称沪,后来在民间流传过程中,便慢慢被人们叫成了“沪生堂”。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不再种植甘蔗。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在饮食中不得不加糖的生活习惯至今仍未改变,并有“不可一餐无糖”的说法,从而形成了上海独特的饮食文化。
 - 扩展阅读1:后吃什么好 健康饮食建议与菜谱推荐?
- 1. 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建议每天摄入五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和水果。2. 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重要物质,但过量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建议...
- 扩展阅读2:凉拌菜花的做法:简单易学,清爽美味,菜谱分享
- 三、凉拌芝麻菜花 材料:菜花500克,盐适量,芝麻酱适量,葱花适量,香油适量,醋适量。做法:1. 将菜花洗净,放入沸水中焯烫半分钟,捞出沥干备用。2. 将焯烫好的菜花拌入适量的盐和芝麻酱,倒入香油拌匀。3. 最后加入...
- 扩展阅读3:介绍几种花食菜谱
- 下面的几道简单花卉食谱供大家参考。1紫苏梅鸡柳鸡腿酥脆不油腻,搭配紫苏梅,口味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亮点。材料:紫苏、梅子、鸡腿步骤:将梅子放入紫苏中腌渍后备用。鸡腿去骨,加调味品、葱、姜腌渍片刻后切小块,拍上...
- 扩展阅读4:红烧肉要不要放香叶
- 红烧肉可以放香叶(根据个人口味和习惯决定),这样煮出来的红烧肉味道更香。下面介绍香叶红烧肉的做法。主料:五花肉500g、酸辣椒200g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香叶适量、酱油适量、味精适量 步骤:1.备五花肉。2.切丁。3.酸...
- 扩展阅读5:武冈铜鹅属于哪里的特产
- 武冈铜鹅适应性强,抗病耐寒,容易饲养,体形中等。武冈铜鹅分青、黄两种。青铜鹅羽毛全白,嘴、趾、蹼及皮肤均为黄色。武冈铜鹅肉质鲜美、细腻,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它的加工方法很多,如板鹅、红烧鹅、清炖鹅、米粉鹅...
- 扩展阅读6:十八怪腊肉属于哪儿的特产
- 十八怪腊肉是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的特产。“十八怪”腊肉是用锯木粉末和产于当地的茶壳、柑桔皮、甘蔗渣、松柏枝等作燃料熏的,腊肉颜色桔黄,方便清洗,香味独特。麻阳苗家“十八怪”腊肉品名源于麻阳“十八怪”之一猪比...
- 扩展阅读7:请问湖南麻阳县都有什么好吃的特产?
- 麻阳特产丰富,大量资源尚待开发利用。山羊、白鹅、麻鸭在省内外颇有名气。以冰糖橙、椪柑为主的水果面积达10万亩,成为有名的江南水果之乡;花生、无籽西瓜以共色、味、形独特而驰名中外。所出晒红烟早在清代时就被列为...
- 扩展阅读8:炒红烧肉糖色怎么炒
- 姜片30克、白砂糖20克、盐适量、酱油25克、黄酒30克、冰糖25克、花生油15克。五花肉切成2.5厘米见方的块儿,用凉水下锅。水开后把肉块儿煮5分钟。捞出,控净水分备用。
- 扩展阅读9:玉米汁的功效和做法
- 玉米汁富含维生素E等维他命微量元素,能够很有效的控制皱纹产生,起着美白、抗衰老的效果。尤其是玉米汁,,更加的方便食用。3.玉米汁对于心血管类疾病也有着很好的防治作用。玉米汁中含有钾元素,这是一种能够增加心脏功能的...
- 扩展阅读10:玉米汁有什么功效?
- 问题一:玉米汁有哪些营养价值?经常喝有什么好处? 【玉米的营养价值】玉米富含维生素C等,有长寿、美容、明目、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等作用。 【长寿】玉米中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能促进人的大脑细胞正常代谢,有利于排除脑组织中的...
美食特产问答汇集土特产、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艺,促进美食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