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根结线虫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发生原因
1.土质
山药根结线虫好气,凡地势高燥、含水量少、含盐低、酸碱度中性、结构疏松、通透性好的沙质土壤,有利于线虫的移动和卵的孵化。土壤潮湿、黏重、板结,发病轻或不发病。如果土壤墒情适中,通透气又好,线虫可以反复为害,发病重。
2.土壤温度与湿度
山药根结线虫种群数量与月平均温度、月平均降雨量以及山药生长等关系密切。在徐州地区,山药根结线虫发生高峰期往往是山药生长最适时期,即温度20至28摄氏度。山药根结线虫喜较高温度,但不喜土壤过湿。一般土温20至30摄氏度,土壤温度超过40摄氏度线虫大量死亡,致死温度为55摄氏度。土壤潮湿,山药块茎皮孔胀大,更易于线虫的侵入。土壤相对湿度百分之40至70,适合线虫生长发育。雨季有利于线虫卵孵化和侵染,灌溉会加重根结线虫对山药的侵害。
3.耕作制度
由于连作年限长,土壤中的病原线虫积累多,已成为病害重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根结线虫的发生与山药的连作年限成正相关,老产区比新产区发病重。据报道,山药种植1、2、3年的发病率分别为百分之20、65、100。
二、怎样防治
山药根结线虫病是一种很顽固的土传病害,不易根治,同时根结线虫的抗逆性和繁殖能力都很强,因此化学防治比较困难,且投资大。目前登记的防治蔬菜线虫病的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只能作为一项辅助措施,必须采取综合防治对策。
1.加强检疫
严格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土以各种方式传播。农户在购买山药种时应引起重视,不用带病的山药种,应选择健壮无病的山药种作为繁殖材料,杜绝人为传播。建立无病繁殖基地,做到统一繁殖、统一贮藏、统一供种。
2.精选种薯及种薯处理
精选种薯及种薯处,理可以有效地杀死种薯上的线虫,避免线虫随种薯带入田间,对防止线虫病扩散蔓延有重要作用。当年播种的种薯最好采用上一年新沟栽培的山药嘴子,经冬季贮存后,选用皮色好、质地硬、无病虫侵染的嘴子作种薯。播前将种薯摊铺在草苫上晾晒,每天翻动1至2次,以促进伤口愈合,形成愈伤组织,增加种薯的抗病性。夜间用草苫覆盖防寒,待种薯皮色泛青,有芽骨出现时即可放入百分之0.1至O.3铁灰克溶液中浸泡30分钟,捞出晾干,然后用50%多菌灵干粉或石灰粉少许涂于种薯两端,防止种薯两头开裂被病菌侵染。
3.热力消毒
有条件的可采用高温消毒,在光照最充分气温较高的7至8月份,对发病重的田块进行深翻,将吸光能力强的黑色塑料薄膜覆盖在潮湿的土壤上,让其充分暴晒15至20天,利用太阳能使地温上升到50至60摄氏度,利用热力杀死线虫、病原菌和杂草种子,同时也可促使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三、如何加强栽培管理
通过耕作栽培、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可以改善土壤温度、湿度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群体数量等,从而阻碍线虫的活动和繁殖。
1.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恶化病原线虫的生存环境,改变连年种植山药的耕作习惯。大力推广菜薯、粮薯轮作换茬,避免与葫芦科、茄科以及豆科作物轮作,有条件的田块实行水旱轮作或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国外报道万寿菊的根系能分泌出一种毒素,可抑制根结线虫的群体,可充分利用山药行间比较宽的特点,套种万寿菊,以达到减轻线虫为害的目的。
2.合理施肥。 以底肥为主,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除了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外,山药还需要适量的钙、硫、镁等其它微肥。保证山药生长过程中有良好的水肥供应,促其生长健壮。施用鸡粪可明显降低根结数,鸡粪水溶液可有效抑制根结线虫的孵化和促其幼虫的死亡,对蔬菜生长有促进作用。
3.利用冬季气温较低,把山药沟内的土壤挖出来,经过一个冬天的冻融等,可杀死部分越冬的线虫和卵。另外种植耐病品种,可减轻为害。
4.清洁田园。 消毒架材,减少病原线虫传播与积累。山药收获前,应彻底清除地面枯枝落叶和病薯,集中带出田外深埋或焚烧。同时,对用过的老架材,在搭架之前集中摊开用百分之10的生石灰水反复喷洒,减少越冬病原;铲除田间杂草如野苋菜等,以减少下茬线虫的数量。
四、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
将杀线虫剂施入土中,使药剂挥发,达到熏蒸土壤、杀死线虫的目的。在山药下种前,将药剂均匀地施在30厘米深的土层内,注意种薯附近的药剂浓度不宜过大,可选用百分之5克线磷颗粒剂每公顷150公斤或百分之5灭克磷颗粒剂每公顷90公斤;也可用百分之3米乐尔颗粒剂每公顷45至75公斤,撒施于山药沟内的表土上,用抓钩搂十几厘米深,与土壤掺合均匀,然后再进行整地下种。对生长期发病的植株,可用百分之1.8阿维菌素乳油4000至6000倍液根部穴浇,每株100至200毫升。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控制山药根结线虫病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每克含2.5亿个孢子的厚孢轮枝菌粉粒剂每公顷22.5至30公斤,与播种前均匀的施于30厘米深的山药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