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花之乡浙江兰溪
兰溪地处浙江中部,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兰花的生长繁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兰溪历史上盛产兰花,故“溪以兰名,邑以溪名”。兰花遍及兰溪的崇山峻岭之中,到处是兰香四溢,兰蕙飘香,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自唐朝建县一千多年以来,兰溪百姓就有养兰的习俗,有“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音自幽”等古诗为证。兰溪拥有丰富的兰花资源和悠久的民间养兰历史。
明清以来,“兰事”日多,“兰业”日盛。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游历江南,闻说兰溪兰荫山有奇兰,带随从前来寻觅。兰荫寺僧不愿让奇兰逸失,就把奇兰藏入古井中。正德帝遍寻岗岗坳坳而不得,题写“兰荫深处”于崖壁,怫然离去。
明末清初名人冒襄王(1611-1693)《兰言四种·兰言小录》中云:“忆辛已春过兰溪,见县署(衙门)与邑大门高悬王仲山先生所书‘观瀔采兰’四个大字,极其遒拔。”这两处记载说明:在明代崇祯十四年时,兰溪县衙门和邑大门额上就书有“观瀔采兰”大字。
清朝植兰名家首推李渔。他出生于兰溪孟湖乡夏李村。在传奇小说、戏剧创作等方面富有成就,其选举理论具有世界性影响,有“东方莎士比亚”之誉。晚年寓居南京时,构筑了“芥子园”。园林建造了玲珑秀巧的“偑兰亭”,时不时去凭栏赏兰,大发思“美”之情。他还秉笔写了《兰》与《蕙》两篇散文,收入专著《一家言》,广为传播。
民国年间,兰溪兰花的最大收获是发现了“元古梅”。“元古梅”是由兰溪养兰名家陈元吉于1916年发现并培植成功的。一度被无锡已故兰艺老前辈沈渊如先生移植。沈渊如先生在一本兰花专著中详细介绍了“元古梅”的来历以及栽培方法。以后其他学者和专家写的兰花著作也常常提到“元吉梅”,因为这梅瓣品种属于兰花的“贵族”,是不可多得的名品,现在该名兰已回兰溪。原产兰溪,曾一度流入日本的名品“佘蝴蝶”也于八十年代中期返回故乡。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兰溪的兰花带来快速发展。1987年2月23日,兰溪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以兰花为兰溪市市花。
1994年,兰溪市兰花协会宣告成立,会员不断增加,至今已逾300名,是兰溪最大的专业协会之一。协会会员利用各自的优势,开辟兰苑、兰圃、兰园。会员养殖兰花普遍在千盆以上,拥有3000盆者也为数不少。兰溪的养兰爱好者不满足于养殖兰花的“大路货”,而是努力寻觅和培育名品。目前,兰溪已培育了“雪洞荷”、“燕窝索”、“唐三彩”、“绮霞兰”等本地奇异品种。还从外地用高价买回了“元吉梅”,使离“家”半个多世纪的“兰花游子”重回故里,散发异香。兰溪人走出兰溪,和全国各地的养兰名家和养兰爱好者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同时参加各种级别的兰花展。有多人获中国兰花博览会、海峡两岸国兰展、华东六省一市春兰展、浙江省兰协兰展等的奖牌100余枚,其中金牌十余枚。
1999年5月,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向兰溪市颁发了“中国兰花之乡”的证书。这既提高了兰溪兰花的知名度,又促进了兰溪新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效益农业的“催化剂”。
1999年底,兰溪市人民政府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在兰荫山麓,创建兰溪市兰花专业基地和专业市场,建设“中国第一村——兰花村”。新辟兰花村已成兰溪新千年的重点项目之一,首期规划200亩已经落成。兰溪人争先恐后抢“摊”兰花村,筹集巨资建造兰房,开辟兰苑。外地人也慕名而来兰荫山,千方百计争取成为兰花村的村民。
兰花村建于明正德皇帝题词“兰荫深处”的兰荫山北麓,南邻兰溪第一中学,北靠教师新村,东接国道,交通便捷,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郁。总规划600亩,现已初具规模,再加上城郊30多处兰花基地,将是全国最大的兰花培育基地之一。
作为中国兰花之乡的一个窗口,兰花村的功能为:一是基地;二是交易,整个兰花村就是一个大市场;三是城市公园的功能,兰花村将成为以兰花为特色的美丽的城市公园;四是旅游功能,兰花村内,除了遍地兰花和小巧玲珑的特色建筑外,还建有兰花史博物馆,供游人观花询史。兰花村以遍地的兰花,醉人的幽香,美丽的传说,古色古香的建筑为美丽的江南增加了一个崭新的旅游景点。
兰花村内主要设施有:兰花苑149个,兰花博物馆一座,牌楼两座,一条服务街,服务房56间。
每户兰花苑占地一亩左右,园内有可供养兰户居住、管理兼营业的房屋,造型为江南民居,建筑风格为“青瓦白壁马头墙”。每个兰苑设种花大棚一个,供其种植兰花。在二楼设花园平台、屋顶花园。
兰花博物馆收集兰花史资料,陈列名人兰花诗词字画,同时为购买兰花的游客提供咨询服务。服务街主要是兰花旅游纪念品销售处,建筑依山错落,从而形成古色古香的步行街。兰花村的建筑,得到了广大兰花爱好者的热烈响应,兰溪的养兰大户均已入户兰花村,四川、河南、福建、台湾和浙江等地兰花大户也纷纷慕名前来落户,世界兰蕙交流协会会长黄秀球先生为兰花村题写了村名,他本人在兰花村也拥有一个兰花苑。
兰花村,家家户户以兰花为主业,户均种兰超千盆,漫步在小桥流水、水榭歌台的兰花村里,轻盈柔美的兰苑随风摇曵,幽香飘逸,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