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特产问答汇集土特产、特色美食及特色工艺,促进美食文化传播!

甜醅的家常做法、甜醅怎样做好吃、甜醅的制作方法及配料


青海小吃甜醅的做法详细介绍
所属地区:青海小吃
工艺:其他
甜醅的制作材料:
甜醅的介绍:  甜醅,是青海汉、藏、回、土、撒拉等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传统甜食。甜溢酒香,味美可口,多以玉麦(即莜麦)、青稞之类为原料。原料易得,酿造方便,既可调节饮食,又可以供宾客,颇为群众喜爱。有句民谚说:“给嘴解馋,甜醅当先”。  甜醅的来历,跟青海汉、藏、土、人民酿造酩酒有密联系,它和酩酒可算是同源异流。只是酒曲不同罢了。酒醅也是甜的,酒味较浓,唐朝时就拿它待宾客。杜甫、《客至》诗中说“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旧醅,便是酒醅。酿造甜醅,原料以玉麦为上乘,因玉麦质细无厚皮。嚼食无渣。青稞次之,但须脱皮。酵母为甜醅曲,用米制成,青海民间叫“药蛋”或“甜曲”。
教您甜醅怎么做,如何做甜醅  酿造时,首先把玉麦或青稞用水洗净,放在锅内注入水,然后加火烧待大滚后,再用文火慢煮,到粮食开口为止。煮好后把粮食捞到面板上,均匀摊开,一直晾冷。将甜醅曲碾成粉,均匀拌在粮食中(每13斤玉麦加球状甜醅曲多半个)装入瓷器或陶器内,放在火炕上,复盖保温物(温度以低于30℃为宜)周围需保持洁净,不得有秽气。约二天----三天,容器面发热、粮食上生出粉状略带绿色白毛即成。西宁群众中流传着一首顺口溜:“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夏天吃它能清心提神,去除倦意;冬天食用则能壮身暖胃,增加食欲。
  三十年代,西宁南大街有一家甜醅店曾名满全城,主人家姓韩。他做的甜醅选用上好的白青稞,在簸、筛、舂、酵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干净卫生,故其色白嫩,其味香甜,人争食之,食后满口留香,创出了“韩甜醅”的名牌。
♠ 标签:甜醅 ♠ 关注:0人次 ♠ 浏览:760次
♠ 下载:甜醅的家常做法.doc
  • 甜醅甜醅西北地区的特色小吃之一,在青海高原古城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都能看到这个独特的民间小吃。甜醅是用青藏高原耐寒早熟的粮食之一青稞加工而成的一种风味小吃。群众中有句顺口溜:“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甜醅就地取材,制作简单,营养...
  • 甜醅是一种用青藏高原耐寒的小麦或青稞制作的传统发酵食品。 甜醅是一种用青藏高原耐寒的小麦或青稞制作的传统发酵食品。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吐蕃时期就有记载。甜醅的制作过程包括将小麦或青稞煮熟后拌上酒曲发酵,发酵时间通常为一周左右。甜醅的口感微酸、微甜,带有.....
  • 甜醅是西北地区的特色小吃之一,主要用燕麦或青稞制作。 甜醅在青海高原古城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非常常见。它是一种风味小吃,通常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耐寒早熟粮食——青稞加工而成。甜醅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料、清洗、蒸煮、加入酒曲发酵等步骤。成品甜醅具有醇香、清凉、甘甜的.....